首页 > 证券要闻 > 正文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警惕“骂游戏卖课”消费套路

2025-08-21 19:51:52来源:紫牛新闻

你听说过通过“骂游戏”来“卖课程”吗?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反游戏”“骂游戏”“戒网瘾”等关键词,会出现大量相关视频。视频中的博主通过激烈批评游戏,放大其负面影响,制造家长的焦虑情绪。积累一定关注度后,他们便顺势推广声称能“戒除游戏瘾”“提高成绩”的课程,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2025年1月至8月8日,全国范围内涉及“以骂游戏之名售卖课程”的舆情信息达44668条。江苏省消保委提醒:“骂游戏卖课”存在诸多问题,莫让焦虑掏空家长钱包。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资料图片)

图源 视觉中国

“骂游戏卖课”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

其一,资质问题突出。依据相关规定,教育机构必须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且授课人员须具备相应资质。然而现实中,大量此类机构及个人并未取得合法教培资质,其推广课程的网络账号也未完成实名认证或资质备案,导致经营主体信息模糊不清,存在违法经营的风险。

其二,课程质量缺乏保障。为招揽学员,此类“戒网瘾”课程中不少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诸如“百分百戒瘾”“7天提升专注力”“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等承诺,与事实不符。实际课程内容往往缺乏科学依据与专业支撑,部分课程甚至采取不当引导方式。同时,授课人员多数未能提供有效专业资质证明,课程质量难以保障。

其三,交易流程不规范。消费者在购买课程或报名时,往往未签订正式的服务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界定模糊不清;缴费后,机构通常不提供合规的发票,这使得消费者在后续维权过程中缺乏关键证据。消费者在维权时面临举证困难、成本高昂的困境。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

核验资质,谨慎选择。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相关课程时,务必先核实培训机构和授课老师的资质,查看授课老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教育资质证明。同时,需注意推广账号是否已完成实名认证和资质备案。对于无法提供完整资质证明的机构、个人及账号,应拒绝选择。

理性消费,拒绝焦虑。青少年沉迷游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解决。家长需保持理性,不要被“骂游戏”内容引发的焦虑情绪左右,理性判断课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规范交易,留存证据。报名相关课程时,要与培训机构签订正规的服务合同,明确课程内容、收费标准、退费规则等重要条款。付费时,选择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可追溯的支付方式,并要求提供合法发票。妥善保存付款凭证、聊天记录、课程宣传资料、合同文本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讯员 苏消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盛媛媛

关键词: 太平洋财富网 证券要闻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