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南开大学冯兆伦:深耕基层沃土,谱写青春篇章

2025-11-03 16:37:48来源:太阳信息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南开大学冯兆伦同学作为基层选调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始终秉持“服务基层、奉献青春”的工作理念,紧扣平阴县孝直镇付庄村“人才强基、产业富民、文化润心、生态宜居”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青年优势,在文化传承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引进、文旅融合推广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深耕文化传承,创新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冯兆伦深入挖掘孝直镇深厚的“和孝文化”底蕴和“和圣”柳下惠文化遗产,通过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活力。一是打造文化IP,推动非遗创新。充分利用孝直镇作为“和圣”柳下惠故里的文化优势,参与创作《“和圣”柳下惠》IP形象系列作品,荣获2025年山东省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三等奖。通过将传统人物形象与现代审美需求相结合,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消费的有效对接,为孝直镇文化旅游增。此外,先后荣获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乡村振兴知识科普暨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会”社会组一等奖。二是做优文创产品,促进产业融合。自主策划设计的“礼遇付庄——玫香亦吾乡”玫瑰花茶礼盒,成功入选首届平阴县“我们的村礼”名单。该产品将付庄村特色玫瑰产业与文创设计深度融合,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满足了市场需求,推动农产品从简单的商品向具有文化内涵的礼品转变,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带动村集体增收15%以上。三是拓展传播渠道,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各级文化传播活动,加入平阴县文联朗诵专业委员会,凭借《点点星光 可聚星河》《一亩青禾》等朗诵、宣讲作品,在平阴县“社区节”、七一汇报展演等平台进行演出,广受好评。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方式,生动讲述孝直故事,传播乡村振兴理念,增强了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聚焦产业发展,促进文旅融合,让乡村经济“强”起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冯兆伦紧紧围绕孝直镇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孝直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一是创新研学模式,打造文旅品牌。带领团队设计的《品乡村和美之韵,享自然淳朴之风》研学方案,荣获第五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该方案充分整合付庄村垂钓基地、现代农业展厅、孝直乡村记忆馆、马跑泉等特色资源,精心打造3条全域研学主题路线,实现了“文化体验+农业观光+生态教育”的有机结合。方案实施以来,已接待高校、中小学研学团队30余场,直接参与学生2000余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农业质效。参与付庄村农创科研中心现代农业展厅的场景设计与建设工作,历时4个月精心打造,展厅现已投入使用并成为展示孝直镇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配合村内工作,积极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到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0余场,推动“种子+培训+研学”发展模式落地见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平均单产提升。三是构建品牌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付庄村设计“丰韵付庄”形象LOGO并进行系列化应用,向村内两家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包装设计服务,助力本地特色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打造“一亩青禾”品牌,带领团队参加“好客山东”展销会,推动玫瑰花茶及鲜花饼销量同比提升,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长。

三、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让乡村发展“活”起来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冯兆伦充分发挥选调生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深化调查研究,总结乡村人才工作经验。撰写《乡村振兴视域下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引路径的探究——以平阴县孝直镇付庄村为例》调研报告,荣获全国到村任职选调生优秀国情调研报告,同时在《乡村干部报》上稿经验做法1篇。报告系统总结了付庄村在青年人才培育引进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乡村人才工作面临的问题挑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二是搭建培育平台,提升村民综合素质。依托付庄村农创科研中心,邀请山东管理学院、潍坊观山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到村开展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电商培训数余场,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创业就业能力和数字素养。三是打造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提炼的《青力青为 近悦远来 同心谱写新时代“桃花源记”》案例,入选全省选调生“筑梦乡村”行动优秀案例。通过案例剖析,全面展示付庄村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为选调生基层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四、强化宣传推广,讲好乡村故事,让乡村声音“响”起来

有效的宣传推广是提升地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冯兆伦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讲述孝直故事,传播乡村声音,提升孝直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创新宣讲形式,传递基层声音。先后参加平阴县“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比赛、济南市“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百姓宣讲大赛等系列活动,获得市级二等奖等成绩。通过生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感人的案例,讲述基层一线的奋斗故事,展现新时代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乡村振兴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二是借助媒体平台,推广品牌效益。工作期间,相关事迹和工作成果获得中国日报网、CCTV中视新闻网、澎湃新闻、中国农网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累计报道20余篇。其中,大众网、新黄河、和美孝直公众号等多平台进行持续跟踪报道,有效提升了孝直镇与付庄村文旅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品牌影响力,为当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参与课程评选,分享实践经验。主讲《因地制宜抓“三变”改革助农促增收》课程,参与济南市党员教育培训好课程集中评选活动,系统总结孝直镇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方面的改革实践和经验启示。

五、提升综合能力,履行岗位职责,让自身素质“硬”起来

作为一名青年选调生,冯兆伦始终注重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服务乡村振兴。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个人素养。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平台学习,荣获县级二等奖荣誉1项,认真学习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文件,确保工作方向正确、措施得力。二是勇担创建重任,服务发展大局。积极配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注重创新工作方法,荣获平阴县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称号,为提升全域文明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注入青春动能。三是发挥专业特长,助力社区治理。运用志愿服务积分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踏上智能化管理新台阶。探索林长制“付庄经验”,确立“以林促文、以林定水、以林优景”三大目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文化、产业、人才、生态、组织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力,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在广阔基层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