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跨学段任教”行不行?

2025-08-25 09:58:47来源:南方都市报


【资料图】

近日,在山东临沂下辖的多个区县,一些教师将离开自己所在的小学或初中,前往高中教书。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福建、宁夏、江西、新疆等多地,已发布教师跨学段转岗公告。

不久前,江西一地就将农村小学教师选调至农村初中和县城初中,但一些老师缺乏去农村初中任教的意愿,于是消极应对选调考试,考出了个位数的成绩。而山东临沂市多个县区的突击调配教师行动,也被教师用“赶鸭子上架”形容。

学龄人口减少的趋势导致一些地区的小学教师出现富余,而学龄人口呈现“排浪式”变化,未来也将会波及初中、高中。面对当前小学教师出现富余的情况,一些地方采取“跨学段任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以解燃眉之急,恐怕也是当下相对最具“性价比”的选择。然而,地方部门在跨学段调岗工作上对教师适配度的关注并不大,也就使得执行变形走样,带来的隐患也显而易见。

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质量。从小学、初中调至高中任教,教师们需要做更多的额外功课来摸索出不同学段授课和管理上的差别,如果转岗前后缺少配套的相应培训,教师的负担甚至更大。

除了亟须提高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外,教师的心态同样需要改变,这也关系到教师的适配与否。面对高中教学的压力,小学、初中教师有没有信心胜任?即便是薪资待遇有所上升,如果被强制调来的教师本就没兴趣在高中教书,甚至会出现报道提及的,“在高中教不好,还会把我再调回初中”的情况。

如果教师能力、心理上的适配矛盾没有在调岗之前解决,对于“被安排”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恐怕都是不负责的。另外,“赶鸭子上架”式的跨学段任教之所以不可取,还在于应对学龄人口的“排浪式”变化实际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工作,必须尽快建立更加成熟健全的适应机制和配套政策。

着眼当下,各地“消化”富余教师,跨学段任教并非不可,但机制必须更人性化,评估和调研更要科学全面,教师能力培训、配套政策也要及时周全地铺垫到位。必须认识到,这样规模化的流动绝不能被当作是一次性的应急方案,冲动粗暴、急功近利不仅“治标不治本”,还会引发更多新问题。

以长期行动从根源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探索小班制教学模式是可行的规划之一,但掣肘于成本投入等现实因素,更现实普适的一种做法是针对本地现状优化师资储备。例如,杭州市富阳区开办跨学段任教储备师资培训班,目标是培养任教2到3年的年轻骨干教师提升初中段教学能力,最终成为“能上能下”的复合型教师。

学龄人口变化的大趋势不可避免,地方教育部门不仅要有这样的预期,更要用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基层教育单位兜好底。并不是所有初中、小学教师都愿意去高中任教,也不是所有高中都愿意接收跨学段教师,跨学段任教制度更成熟合理,学校和教师才能都心甘情愿。

说到底,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能都交给学校和老师去适应,要尽快靠前顶上制度的力量,为他们分担学龄人口变化带来的重量。

关键词: 人口 能力 变化 排浪式 富余 高中 初中 小学 工作 教学质量 教师 学段 高中 初中 学龄人口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